自律神經調節
自律神經調節
人體的神經,可以粗分為兩種,一為體性神經,一為自律神經,體性神經是大腦可控制的神經,自律神經則是大腦不能控制的神經。
自律神經,又可稱為自主神經,非意志可以控制。當接受到外來刺激,或者來自於身體內部的刺激時,自律神經會自動作出反應體內:內臟器官、腺體幾乎都是由它來控制。例如,進食後,腸胃會自動進行蠕動消化與吸收,這些都不需要經由大腦來控制,而是自動運作,這就是自律神經的功能。又如,驚嚇、寒冷或打哆嗦時,身體起雞皮疙瘩,顫抖,這些反應也是自律神經作用使然。

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 兩者作用如下:
器官 | 交感神經 | 副交感神經 |
---|---|---|
瞳孔 | 擴大 | 縮小 |
唾液腺 | 量少而變濃 | 量多而變淡 |
口/鼻腔黏膜 | 黏液減少 | 黏液增多 |
心臟 | 心跳加快 | 心跳減慢 |
肺 | 支氣管肌肉放鬆 | 支氣管肌肉收縮 |
胃 | 降低蠕動 | 蠕動增加 |
小腸 | 蠕動減少 | 消化作用增加 |
大腸 | 蠕動減少 | 蠕動增加 |
血壓 | 上昇 | 下降 |
消化液的分泌 | 抑制分泌 | 增加分泌 |
膽囊 | 停止膽汁的分泌 | 增加膽汁的分泌 |
膀胱 | 擴大(閉尿) | 收縮(排尿) |
陰莖 | 血管收縮(射精) | 血管 |
子宮 | 收縮 | 擴張 |
白血球數 | 增加 | 減少 |
呼吸運動 | 促進 | 抑制 |
自律神經失調之症狀:精神方面的症狀:焦慮、不安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降低
身體器官及反應上的症狀:
症狀 | 頭部 | 頭痛、頭重、偏頭痛、臉部潮紅、頭皮發麻 |
---|---|---|
眼睛 | 眼睛疲勞、張不開、流淚、視線模糊、眼睛乾澀 | |
耳朵 | 耳鳴、耳朵內有阻塞感、耳朵潮紅 | |
口腔 | 口乾、口腔痛、味覺異常 | |
喉嚨 | 喉嚨發癢、吞嚥困難、喉嚨有異物感、壓迫感 | |
呼吸器官 | 呼吸困難、有缺氧感 | |
心臟 | 心悸、喘氣、胸悶 | |
消化器官 | 噁心、胃部發熱、胃部痙攣、胃潰瘍、 | |
泌尿器官 | 頻尿、殘尿感、排尿困難 | |
生殖器 | 外陰部搔癢、陽萎、生理不順 | |
肌肉、關節 | 肩膀痠痛、肩膀僵硬、關節乏力 | |
四肢 | 四肢麻痺、發抖、發冷、指尖有電流感、感覺遲鈍 | |
皮膚、汗腺 | 手心腳底多汗、不出汗 |

自律神經失調之檢測: HRV
自律神經失調症之治療:
紓壓: 音樂、水療、SPA、溫泉、散步、度假 |
工作: 腳步放慢、行程減少、工作時間不要超過八小時、盡量避免加班值班或輪班 |
生活: 生活規律、飲食清淡、著重養生保養、保持心情愉快、固定鍛鍊體能 |
運動: 有氧運動(爬山、球類、游泳、慢跑、健走、踩腳踏車)每周四次,每次五十分鐘 |
睡眠: 晚上十一點就寢,每天睡足七小時、早睡早起,切勿熬夜 |
食品: VitE、魚油、茉莉花茶等…. |
保健食品: 榖維素、GABA、人蔘皂苷、番椒晶素等…. |